364 In the Name Of (2013) 以慾望之名(台) 之名(中)















  ▶  影 片 介 紹   



這一部在觀看時,我個人覺得需要有點腦補的功力。不知道是對岸字幕組翻譯的關係還是導演的拍法關係。這部電影很多故事情節是先斬後奏型的拍攝手法。也就是每一段劇情的進展比較多是演到下一步的劇情,然後由短短的對話裡來告訴你剛才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這種手法我個人覺得,如果用得巧妙,在一部電影中是大大加分的,而且最好也不要用多。這部電影我看完之後,覺得這樣的處理稍微用得多了。變成有些地方需要自已腦補和消化一下。但我還無法確定和字幕的翻譯有沒有關係,也許官方版的翻譯沒有我前面的這種小問題。


整體而言,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很簡單,就是一位喜歡男人的神父來到鄉下的教養院來駐院照顧一群行為比較出格的青少年。後來在這群底迪中,一個比較不多話、被欺負的男孩因為受到神父的照顧,也開始對他產生情愫。後來神父因為被懷疑是同志而被主教再次遷移駐地(根據電影設定,他之所以被遷來這個小地方也是上個地方在懷疑他的傾向)。


最後當神父被遷到新地方的時候,可愛的安靜底迪跑來找神父,並且和他一夜春宵。鏡頭再轉過,底迪竟然已成為神學院的學生了。


因為是歐洲片的性質,我發現似乎歐洲電影似乎比較喜歡以大量的長鏡頭和主角生活起居的畫面來描寫主角的故事。打個比喻,在好萊塢式的電影中,會看到角色的日常生活(例如起床盥洗、吃東西…等)幾乎會比較重點式的拍攝,然後拍的畫面也比較集中用來表現角色的個性啦、社經狀況啦…。例如像《穿prada的惡魔》一開場的時候,女主角從起床到上班,和其他女模特兒的生活方式就是很不一樣,目的用來展示女主角還沒當上惡魔助理前的生活態度。


那麼我發現歐洲片的話,就會比較多是用很多生活瑣碎的畫面來描寫主角的生活。像這部電影也有這樣的手法,例如和主要劇情不會太相關的打籃球畫面啦、不斷地跑步啦…等。


當然我相信多少是和主角的生活有關係,但我的意思是,假使這些畫面減少或縮短或快轉,幾乎也不太會影響到主要劇情的發展。不過有了這些畫面,整部電影裡主角的個性和生活就會比較像正常人,我想也是歐洲導演比較習慣的方式吧。就是比較以「人」為主,而不是只是為了說故事而說故事。


這電影靜下來看,還不錯看。雖然語言的關係有點讓人要在腦子裡轉一下,不過由於故事很單純,場景的設定也比較少見。主要在講宗教和性傾向之間的關係,我本來要用「衝突」兩個字來形容,但我根本上認為這兩者是沒有「衝突」關係的。


我想起另一部介紹過的電影,叫做《Priest (1994) 神父》,英國人拍的手法就比較接近驚悚、高潮起伏得很明顯。而這部《以慾望之名》就比較內斂、比較接近真實生活的情況,的確是像下面的引用一樣,很明顯看得出來導演對於「描寫社會真實」的方式,還不錯看,而且有一些底迪演員真的滿帥氣的,推薦給大家。



  ▶  其 他 劇 情 簡 介 或 補 充 資 訊     (轉自豆瓣網) 


  亞當(Andrzej Chyra 飾)直到21歲才發現人生的使命就是成為主的僕人。如今他已是波蘭鄉村的一位牧師,因幫助和輓救問題青少年而深受鄉民愛戴。他拒絕了金髮女郎伊娃(Maja Ostaszewska 飾)的求歡,表示已將此身獻給上帝——然而這並不是全部原因。當他知道自己喜歡男性後,他就把從事牧師職業當成了對抗這種慾望的手段。直到遇見當地農戶之子、沉默寡言的盧卡斯(Mateusz Kosciukiewicz 飾)後,亞當的禁慾心防終於決堤,迎接他的將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作為波蘭著名女性導演,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一直將鏡頭對準波蘭的社會現實。《之名》聚焦“基督教內同性戀”這一禁忌話題,以宗教信仰對決慾望,反思神性與人性的對抗,是一部擁有情感厚度的佳作。電影入圍第6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獲得了同志電影最高榮譽泰迪熊獎



  ▶  精 美 劇 照   























留言